绿色生活 王云飞,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
绿色生活 王云飞(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
不认识,却被评为满分作文
原创文史旺旺2020-03-14 18:21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高考是很多人人生中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无数的莘莘学子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都卯足了劲,准备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光彩。但是,无论什么结果总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曾经,有一个考生写了一篇不到八百字的作文,里面还有30字连阅卷组长都不认识,却被评为满分作文。这不禁让人吃惊。
聆听经典
这篇满分作文的作者是王云飞,王云飞自小就表现出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当他还在牙牙学语时,母亲便会教他朗诵经典的诗歌,久而久之,他便能记住这些诗歌。母亲发现他对这些唐诗宋词很感兴趣,便隔三差五的教他一些。
后来,当别的孩子都在讨论武侠和爱恨纠缠小说时,王云飞却手捧《史记》,《资治通鉴》等国学经典开始阅读。开始时,他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书有些词,有些句子的含义,但是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字好似有魔力般深深吸引着王云飞,小小年纪的他捧着一本本的厚厚的国学经典,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外界都和他无关。
慢慢的,学校也开始教授文言文,王云飞每次看到这些文言文总觉得亲切无比,因此,每次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对他来说都是如鱼得水。时间悄悄的流逝,王云飞开始上高中了,各门功课的任务都开始加重了,王云飞不得不减少自己用在古学经典阅读上的时间,但是即便如此,王云飞也是一有空便扎古学经典的研究。
那些在别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文言词句,在他这里都好像有生命一般灵动可爱。随着文言知识体系不断丰富,王云飞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他明白了很多“古贤人”的教诲,更加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以致用
很快,就要到了高考的日子,王云飞有条不紊的开始备战高考,“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这是古人教给他的道理,他深深的明白:只有保持平静才能在高考这次战斗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段时间,他同往常一样,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着。
很快就到了高考的日子了,母亲把他送到考场外面,他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考场。“人在认真的时候时间往往过的很快”,他迅速的将语文试卷前面的题目做完后,便开始构思作文,忽然,王云飞灵机一动,自己何不用文言文来写一篇作文呢?
于是,他便提笔而著 ,挥毫泼墨,霎时间,他的思绪满天飞舞,最后全部化为一句句文言文,跃然纸上。但是,文言文一向以简洁著称,文言中的一个词,一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往往需要好几句,因此,仅仅755字便将王云飞所有想法表达了出来,一篇《绿色生活》横空出世。
交上试卷,他自信从容的走出了考场。考试结束后,老师开始了严格有序的阅卷工作,当王云飞的作文出现时,阅卷老师开始慌了,阅卷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便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阅卷组长。阅卷组长批改试卷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只见王云飞用的不仅是文言文,其中还有很多生僻字。
于是,阅卷组长开始亲自批改王云飞的作文,他将王云飞作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全部查阅一番,到最后竟发现有30字都不认识,他仔仔细细的查阅了各种词典和注释资料,做了近2000字的注释,发现:王云飞不仅能用很多字词,并且这些字词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也都合情合理,看完后,阅卷老师们都不禁拍案叫绝!于是,经过商议后,大家决定将这篇仅有755字的作为评为满分作文。
高校争强
高考成绩出来后,王云飞的这篇《绿色生活》一下子火了起来,王云飞也名声大噪。多年来的汗水终于灌溉出了种子,放手一搏也取得了效果。很多名校都对王云飞抛出了橄榄枝。希望王云飞能够去到他们学校深造。
后来王云飞选择了东南大学,在王云飞答应了东南大学后,北大也像他发出邀请函,能得到“燕园的邀请函”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但王云飞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人无信而不立”。自己已经答应了东南大学,便不能出尔反尔。
况且,大学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更好学习的平台。他希望在大学时期能够继续深入研究自己所爱的领域,他希望和更多了解和热爱古文的学者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同时,王云飞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考场上的一次大胆任性成就了一篇《绿色生活》,阅卷组长的求贤若渴成就了王云飞。有人说:是阅卷老师拯救了王云飞,可是,试想一下,如果,王云飞没有那么广泛的知识和文采,他又怎会得到阅卷组长的认可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看到了王云飞战场上的得意,却不曾看到他抱着书籍苦思冥想的样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我们在感慨和羡慕他人的成就时,也不要忘记他们所付出的心血。同时,也要提醒广大考生,不要看到王云飞写了开辟了一条道路就急着跟他学习,当你也想这样做时,你要想到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知识储备。
同时,还要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并不是每个“王云飞”都能遇到那样的“阅卷老师”。王云飞的勇气很值得我敬佩,但是,我们只需学习他对待知识的态度即可,面对高考这件“人生大事时,”我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文/文史旺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