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立法的(全国人大几一年一次)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众所周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高大上”的立法似乎离草根大众过于遥远,其实不然。

1.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一样吗?

全国人大每届5年,一年召开一次,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从数量上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主要立法工作。

立法权限不同。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法律,可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修改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除外),但只能小修小补,不能与基本法律的原则相抵触。

2. “立法和普通人无关”,这种想法要不得

民主立法是我国立法活动三大原则之一,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民主中的作用”。

国家大事,百姓参与。法律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意见已经常态化,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在编纂过程汇聚了民心民意,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许多法条本身就是大家的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立法的(全国人大几一年一次)

网上建言,网下联动。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增加到22个,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小小联系点组成立法“直通车”,平凡大众有效参与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各个环节,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怎么立?有多复杂?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四个阶段。

提案

全国人大召开期间,这些主体有权提法律案:

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这些主体有权提法律案:

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

审议

全国人大会议上听取提案人说明,各代表团审议草案并询问,专门委员会审议并向主席团提出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出具审议报告,根据多方意见形成草案修改稿,代表团再次审议讨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修改后形成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列入议程的提案由常委会三次审议,“三次”为原则,但不是必须,比如当年物权法草案审议了7次。审议过程同样需要专门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参与,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最后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提出草案表决稿,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或暂不付表决。

当然,并不是说经过审议的草案都能顺利进入表决阶段,草案中主要制度规范的可行性、法律出台时机、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均须评估论证,审议必须慎之又慎。

全国人大会期紧,任务重,有的法律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委会在闭幕后继续审议,作出决定;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审议后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全国人大在下次会议上审议决定。

列入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委员长会议向常委会提交报告,该法律案终止审议。

表决

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案由全体代表或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公布

凡是全国人大和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法律,一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后公布(公布不等于生效)。

政协委员如何影响立法?

政协无立法权,政协委员提案无法律效力,可以参与立法协商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多为所在领域的专家学者,具备无可替代的专业优势,立法协商有助于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人大讨论法律草案时通常会邀请特定专业背景的政协委员,听取其意见,闭会期间则由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委托政协开展立法协商。

一部法律的诞生往往历经数年,凝结多少人的心血,普通人或许不能列席会议,但至少可以关注“两会”,了解立法,从中感受家国情怀,与时代共同奋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vielang#163.com(#换成@)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